江蘇 | 呂萬大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將至,一些家長們又在為如何面對老師而為難,這,可能也是最近街談巷議的一個重要話題。 近些年來,師德問題,一直飽受詬病,各種非議不絕于耳。盡管只是極個別的現象,最多也只能算是“一小撮”的問題,但影響極其惡劣,其后果,不言而喻。似乎成了一個不可回避的社會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教師,繼承發揚老一輩教育工作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老一輩的教育工作者長得啥樣?文獻多有記載,媒體亦常有報道。 其實,已經離退休的老教育工作者中,不乏其例。就在你我身邊。 一位86歲的退休老教師,講述了六十年代一所農村學校的幾件瑣事,見一斑或許略知全豹。 這是一所偏遠的農村小學,有“戴帽子”的初中班,由于師資極度缺乏,她與他搭班,包班教初一。她,外地人,負責教語文,并擔任班主任。他是本村人,承擔著數理化三科的教學。 她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公社中學的高中教師,在那時屬于歷史反革命,牛鬼蛇神,清理階級隊伍時,已經下放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了,在公社教育系統常被批斗。她自然也屬于黑五類人群,所以隨其父一起下放,被要求和家庭劃清界限,改造世界觀。 她教學認真、嚴謹,對學生和藹可親,對全班學生也很是公道,一視同仁。還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點,為那些特別困難的學生買作業本,買文具,甚至交學費。班上成份不好的孩子,很自然地把她作為靠山,以希望能得到她的保護,少受一些欺負。 那些紅五類的貧下中農子女,也很是喜歡她,因為她不僅博學多才,語文課還上得生動幽默。更重要的是,她以柔軟的心,溫暖著每一個同學,即使學生調皮搗蛋了,她也從不懲罰他們,而是和顏悅色,耐心與他們交談,溝通,傾聽,然后諄諄教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總是讓學生心服口服。 學校里的教師幾乎都是本村或鄰村的,就她一個外地人。她的日常生活是早晚自己用煤油爐燒點稀飯,中午在學生家輪飯。從周一到周六,依次輪流到全班學生家中代伙一頓中飯,周日自炊。 不管輪飯到哪一家,她總是交足錢和糧票,從不占便宜,對于那些特別困難的家庭,還額外多給一些。一次輪飯,她發現那家老人病臥在床,她丟下了3塊錢代伙費。這個數額,在當時超出飯錢十幾倍。 周日,她還特地上公社醫院開了點藥給那位老人。因此受到了批評,理由是拿公家的錢做好人。她表示不會報銷,并當場把8塊多錢的醫藥費發票撕了。那家人很不過意,借錢還給她,她說什么也沒有要。 班上有個成份不好的孤兒,父親去世,母親改嫁,與年邁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因為家庭政治上有問題,人們避尤不及,自然無人照顧。她從自己每個月也只有29斤的糧食計劃中硬省出了5斤糧票補貼她們,有時,還從每個月工資中拿出幾塊錢資助她們。而這些,當然都是暗中進行的。 大概是因為她像母親那樣關愛著每一個學生,因此,家長和學生都很同情她,尊敬她,喜歡她,也都關心著她。 在那個窮鄉僻壤,學校遠離村莊,幾幢低矮的校舍孤零零地坐落在大片農田中間,教室四面透風,后面用土坯隔出一塊,作為她的宿舍。教師也都是本地人抑或是隔壁村子的,只有她一個人住校。鄉村的夜晚烏燈黑火,有幾個懂事的女學生,每天晚上都會來學校,擠在她的床上,陪她住宿。 而她,也從不嫌棄這些邋里邋遢的孩子,燒熱水給她們洗頭洗臉,幫他們梳頭。把孩子拾掇得干干凈凈。所以,女生都搶著來陪她過夜。 后來,她干脆將班上的8個女生排了個班,每晚有兩個人過來陪她過宿。其實,她就是為了輪流給她們洗洗頭、梳梳頭,乃至換洗衣服。整天在泥里滾泥里爬的家長們,心知肚明,自然心存感激。 那時,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大隊的一位副書記是學校的負責人。這位校領導認為,她雖然書教得很好,但屬于只專不紅的臭知識分子一類。所以,常常被要求自我反省。村里經常召開批斗大會,造反派找幾個不順眼的地富分子作為批斗對象,這位校領導有時也會考慮帶上她。 也許是26個衣不遮體的孩子已經把她當成了的依靠,每次大隊開批判大會時,這幫淳樸憨厚、懂得感恩、打著赤腳的農村初中學生,都會堵在教室門口,死活不讓她去參加。一些破衣爛衫、天不怕地不怕的貧下中農家長,也與造反派對著干,手持大鍬扁擔,擋住紅衛兵,竭力護著她。 平時,她工作總是小心翼翼,生怕樹葉掉下來打破頭。可是,樹欲靜風不止。越是謹慎,越出問題。這不,班上還是出了一件大事,那天,一位同學哭著找到她,說是家長讓他還賬的的5塊錢在教室里丟了,一時,班級里沸沸揚揚,草木皆兵。 學生們都以為她這下子她要大發雷霆了,可她依然和顏悅色,說:“請大家尊重別人的人格,不要亂猜疑。”然后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那位學生說:“你要相信,大家都知道你的困難,都會關心你的,放心好了,有人拾到了,肯定會還給你的。” 出了這么大的事,學校負責人自然非常重視的,認為這是階級斗爭的新動向,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那位校領導要求,逐一搜查學生的書包和衣袋,先從班上的地富子女入手,“階級斗爭一抓就靈”嘛。 她苦苦哀求校領導,務必不要搜身,不要直接戳中孩子的痛處,說是那樣會給學生的心靈留下永久的不可磨滅的創傷。學生還小,以后都要走上社會,面對他們的隱私和軟肋時,還是給他們以容身的空間和轉身的臺階吧,也讓孩子有個自我改過的機會。然而,被置之不理。責問她:“那么,無產階級的利益損失了,誰來負責賠償?” 為了暫時平息事態,她拿出5塊錢給了那個學生,說:“先把賬還了,這件事會解決好的。”校領導這才勉強同意不再搜身。 5塊錢,對于今天來說,實在算不了什么,然而,在當時,她一個月工資也不足30元,著實不能算是個小數目。負責人還批評她包庇壞人,要求她準備在批判會上自作我檢查。 第二天傍晚,那位家長氣喘吁吁地跑到學校,把一張皺巴巴的5 塊錢還給她,說是收工從地里回來,推開門拉開燈時,發現地上有這5 塊錢。猜想可能是別人暗中送過來的。她也淡淡地說,不要瞎猜疑了,或許,是孩子大意,無意中落在了地上吧。 她和他只共事一年,因為他也屬于“黑五類”,公社革委會生怕一個小單位政治不可靠的人太多,對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不利,于是“摻沙子”調進了兩個政治上可靠的老師,將他調到了更偏遠的農中去了。 之后,她也隨退休的父親,調回蘇南老家了。此后,他們就一直沒有再見過面。 前些年的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他在省城邂逅了她。那年,她已經79歲了,身體很差,與先生一起,隨兒子在省城安度晚年。 他和她說起當年那段經歷,她還是淡淡一笑,說: “身為教師,就必須將善良傳遞給學生,這應該成為一種必須具備的素質。尊重學生和家長的人格,也應該成為一種習慣。” 他表示贊同,也說: “傳道授業是教育的首要任務和最高境界,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善良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影響別人的一生。” 其實,當年他上課也非常認真,數理化三門功課都教得很不錯。但,因為成分不好,平時總是寡言少語,除了教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學校里什么事他都從不過問,外面天塌下來似乎都與他無關。 平時上課,學生聽與不聽,他也不聞不問,好像也與他毫不相干。學生自然都不怕他。他把善良默默地植根于內心,明哲保身,過后想想,感到很是內疚。 在聊及當下的一些師德問題,他們都不無擔憂。如今的師生關系和家校關系,似乎變了味。“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是公眾對于廣大教師的普遍期許。她曾經的所作所為,在當年的教師隊伍中并不鮮見,而且還比較普遍,實屬平常。 他們慨嘆“燃燈校長”張桂梅只是鳳毛麟角了。對張桂梅甘為130多個孤兒的“媽媽”,成為紅土高原的一枝梅,欣賞和尊重有加。 是啊,從張桂梅的身上,他們回憶起老一輩教育工作者的師德,堅持理想,恪守德行。 人民教師為了誰,怎樣當一名好教師,怎樣培養好學生,怎樣用教育阻斷各種社會污垢,傳遞正能量。張桂梅做了最好的詮釋,成了最好的榜樣。 她還告訴他,現在有一些已經年過半百的當年的學生,還惦念著她呢,逢年過節會接到他們的電話,也常常收到他們的短信問候。對于現在的老師,還有多少學生繼續著這樣的師生關系? 他們互留電話和微信,相約擇機舊地重游。年前,她先生微信告訴他,她已經癱瘓病榻,生活難以自理了。 遵照他們的意思,文中隱去了她和他的姓名。 +10我喜歡
歲月忽而老了,光陰的屋檐下,多了一份靜謐,安靜中可以聽到花開的聲音,可以聽到窗外的鳥鳴,也可以聽清自己內心的聲音。 夏天的畫布,色彩越來越濃了,有綠染詩心,也有色彩斑斕的花色,唯獨少了一份清淡,可是又有什么關系呢,那綠的清亮的葉子,一樣美得讓人心動,那盛放的花朵依然美得驚心。 生命的色調本來就該豐富多彩,濃也好,淡也罷,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日子。 清晨的陽光細細碎碎的,掩映著窗外的薔薇,越發顯得明媚,尋常安暖的日子,走走停停,忙忙碌碌中,有著一份踏實安穩。 歲月的枝頭依舊是繁華盛開,只是,時光用一份寧靜,將夏的門楣注滿了詩的韻腳,愛著這樣的光陰,不驚不擾,淡淡的喜,淺淺的愛,心若懂,最是怡人。 端坐在季節的門楣,看遠山如黛,花染詩海。歲月,終是將時光的經卷折疊成一朵沉香,越發喜歡那些沉淀下來的美,有了親情的陪伴,友情的溫暖,還有愛情的芬芳,香染心海。(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時光的素箋上,總有一種暖掛滿了你我記憶的老墻,最長的情總是平淡,最深的念總是無聲,那些刻骨的疏離的,在曲曲折折光陰的巷口,透過斑駁的陽光,泛著光澤,即便山長水闊,也從未遠離。 越來越喜歡一種慢生活,看一朵云悠悠飄過,淡淡映入眼簾,在花樹的間隙里去收集陽光,在一盞茶的清淡中,聽小荷素素開,用帶露水的詩句,輕描老去的時光,只一低眉,風中便帶來花草的清香,慢下來,總能遇到相通的靈魂,尋一份沉淀后的安穩。 余秋雨說,生命是一樹花開,或艷麗,或素雅,都是我們這一路的風景,心境,在經歷中豐盈,日子,就在年輪里厚重,曾經的天真,都隨著這一路的繁華喧囂,刻上了或深或淺的印記。 到了生命的哪個階段,就該喜歡那一段時光,春有百花,秋有月,內心一路盛裝,淺拾歲月里的點滴,婉約成風景,明媚而安恬。 一輩子很快,轉眼便白雪便覆了春花,將一些糾結的人和事,月白風清的放下,將愛與慈悲,交給歲月來供養,光陰回廊處,依然能走出最美的步調。(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曾經,我們都希望守著最初的那顆心,期許此生歲月靜好,如能在染上了滄桑的風煙后,還在一路風雨兼程,便是最美的修行。時光的巷口會有人來人往,我們總會在舊的路上看到新的風景,可不論光陰如何流轉,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老,比如愛,比如希望。 塵世的屋檐下,我們一直在路上,生命中的每一個開始和結束,都是最美的銘記,遠去的,都不必追,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對浮沉,心平氣和的過好每一個當下,溫和的接納,溫柔的遠送,你笑了,生活才會對你微笑。 日子流水一般滑過,終于學會安靜了,學會了與光陰溫柔相待,不再為秋天的落葉傷感,也不再為夏花的凋零而惆悵,但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遠方的期許。其實生活無非就是柴米油鹽,日子不過是云淡風輕,學會將一顆心安放在尋常里,將瑣碎的生活過出新意。 雪小禪說:光陰早就把最美妙的東西加在了修煉它的人身上。那個美妙的東西,是清淡,是安穩,是從容不迫,也是一顆最自然的心。 在歲月里,做一個懂得的人,剪一段流年的素錦,許一份心靈的安暖,以明媚的姿態,在春天里種花,在夏天里種陰涼,在秋天里種思念,在冬天里種溫暖,無論時光曾經歷過多少唇紅齒白,都不及,這長長的歲月里,有人一直把你當做身邊最美的風景…… 當時光的暖,在昨日的花香中浮動,光陰早已磨平了眼底的滄桑。日子,便回到了最初的模樣,寫意著尋常的喜悅和清歡,妥貼著塵世的安穩,煙火的素箋上,寫滿了愛和慈悲。 心若美好,歲月自當花開,總有一天, 你我所期許的歲月靜好,也會在塵世煙火里抵達,每天清晨,你和陽光都在,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用一生的平淡,守望一段歲月,用所有的光陰,妥貼一處風景,一縷書香,半盞清香,還有時光深處的瑣碎,感謝歲月賦予所有的美,愿每一天,都這么的好。 文字:春暖花開 +10我喜歡
文/竇俊彥 他和她好不容易逃出警察的追捕。 他躺在懸崖邊的石頭旁,在苦苦地思索,這一次,到底是誰出賣了他? 她看著他,濃濃的劍眉,高高的鼻梁,強健的臂膀,使她想起一個人,她心中就充滿了無限的悲哀和傷痛,但她依然用溫和而又熱烈的目光望著他。 她說,別想了,以后還是找個正經的事干吧。 他攥緊拳頭揮了一下,咬牙切齒地說,不,我一定要東山再起,再來一次。 她皺了皺眉,說,這都是第幾次了,還不是失敗了,我看你還是別再干這事了。 他輕哼了一聲,說,我做的事沒錯,是發財的事,只可惜,我認人不準。我的團隊里,出了內奸。 她笑了笑,說,你早就該考慮你的團隊,是不是出了內奸。不然的話,警察對你們怎么掌握得這么清楚,每次都能找到秘密窩點。 他咬牙切齒地說,我一定找出那個叛徒,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你能找到他嗎?她問。 他說,我已經知道了,今晚,我就找他算賬。 她心里一緊,但仍不露聲色地問,他是誰? 他說,還有誰,就是咱鄰村的小凱。 她問,你怎么就肯定是他。 他給她分析道,你想想,第一次,我們在城中村的民房里授課,那次小凱推脫鬧肚子;第二次,我們在社區的地下室講課,又是這個小凱,他說他發燒感冒;這次,我們在郊區的果園里授課,還是這個小凱,他又推脫沒有參加。這三次,我們之所以被警察連窩端,肯定是小凱告的密。 她輕輕哀嘆了一聲,心想,他要是將自己的聰明,放在正經生意上多好。 他聽見她的哀嘆聲,激動地抓住她粗糙的手,說,還好,咱們幾次化險為夷,對虧了有你在。你放心,我一定會讓你過上舒服生活的。 她問他,你怎么讓我過上好日子? 他說,警察能抓我的人,我就能繼續召集人馬,繼續干我的事。 她看著他,仍然執迷不悟,心里痛苦極了。 她咬了咬干澀的嘴唇,對他說,你錯怪人家小凱了,根本不是他告的密,告密的人是我。 他瞪著眼睛,說,不可能,你天天在我身邊,怎么會是你? 她難過地說,我是天天跟著你,可我也有我的辦法把消息傳給警察。 他搖著她的胳膊,說,我不信,這不是真的,既然你要告密,讓警察抓我,可是在最關鍵的時候,都是你救了我。就像這次,你還是救了我。 她悲哀地說,我救你,就是希望你能夠懸崖勒馬,早日醒悟過來。你難道忘了,你爹當年就因為傳銷而喪身。這些年,為了供你上學,我給人家做保姆,做清潔工,再苦再累的活,我都不怕,就希望你能夠有一天,出人頭地。你大學畢業了,你說你在城里干大事了,我為你驕傲,辭掉了工作,來到你公司,才發現你干的,跟你爹做的一樣。我兩年多來,一次又一次,讓你脫險,就想讓你醒悟過來,走上正道,可你到現在,還是執迷不悟。 她說著,說著,竟然哭了起來,她覺得自己好失敗。 他沒想到,出賣自己的,是自己的親娘;一次又一次救他的,仍然是他的親娘。 他紅著眼,心里猶豫著,對娘說道,不做這個,與其貧窮的活著,還不如死了好。 娘聽了他的話,凄慘地說,好,你繼續做吧,我去死,我不想再看到你這樣活著,讓我傷心。 娘說完,就向懸崖走去,她要以死喚起兒子的覺醒。 他心里一驚,上前一把拉住了娘,向娘跪了下去。 (小小說《較量》發《太康月刊》第11期) +10我喜歡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謹以此文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50周年 總647#似水流年之青蔥歲月系列十(05)# 乍暖還寒時候 (中篇小說) 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十日 接上篇 一路上,舒令怡向他匯報隊上的情況。王隊長起早貪黑,村東村西地跑,可積極著呢!就是社員有點不爭氣,好像這莊稼是給隊長種的:出工稀稀落落、沒精打彩的,真急死個人。說到這里,姑娘那好看的眉毛蹙了起來,一臉的焦灼。 張泓釋然一笑,安慰地說:“會有辦法的。”一面岔開問道:“今晚的飯派到了誰家?” “派飯?什么叫派飯?隊長安排我們就在一家吃啊!嫂子待人可熱呼了。” “噢,——……是這樣。”張泓不說話了。 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隊部。看屋老頭叭在裂著大縫的桌子上,守著一臺陳舊的搖柄電話在打瞌睡。舒令怡示意張泓放下被包,隨后躡手躡腳地走出了隊部。 他走在坑坑洼洼的村道上,覺得這是一個沉悶的屯子。歪歪斜斜的土房,星散在土路兩旁,橫不成線、豎不成行。披著薄薄一層茅草的房頂上,伸出了散著炊煙的筒子,有土坯砌的,也有兩只掉底的舊水桶接起來的;再富貴一點的,是用了一截打井剩下的缸管。家家前后園子里,只剩下一些瓜藤匍匐在地,黃煙被扒去了葉子,剩下桿子孤零零地在寒風中瑟縮發抖。 “那是王隊長家。”舒令怡對他說。張泓順著指示的方向,陡然將目光射定了這座在蕭條破敗的村落中,分外突出的建筑——又高又大的三間房,屋頂上的苫房草足有兩拃來厚,砌磚的煙筒,一米高的石頭墻基,“前浪后不浪”的房身,水泥窗臺,一色五扇的大南窗,木框都刷著天藍色的油漆。夕陽殘照映在玻璃上,反射出一片血也似的紅光。 “值個萬八千塊錢吧!”他掂量著。 “喲,萬八千?”舒令怡咋了一下舌頭,不禁把肩膀一聳。 “甚至還要多一些。” …… “這就是我們吃飯的老王家。”走到緊挨著這座顯赫建筑物的一個院套,舒令怡推開了拳頭粗的柞木條編起來的柵欄門。 “噯喲,是袁兒回來了嗎?快進屋——”隨著這陣甜蜜蜜的招呼,走出了一位四十來歲白凈臉蛋的婦女。她穿著一件緊繃著胸脯的大絨上衣,腳上蹬一雙帶繡花的棉鞋,一步三搖、妖妖道道地走上前來。 “哎喲喲喲……”她驚訝了,“這可是打哪來的稀客喲……八成是新來的領導吧?”她的臉并不難看,但堆滿了難看的諂媚的笑。 “嫂子,他是我們工作隊長張泓書記。”舒令怡從旁介紹道,并沒有注意到張泓的表情。 “哎呀,叫我說的”。女人一拍大腿,“原來是書記官到俺家了!上咱這兒來吃飯的書記,走馬燈似地,你來我往,還真的不少。可這樣年輕的,倒是頭一回喲!” 女人一點也不外道地伸出雙手,把張泓顯得纖細修長的手拿過來,結結實實地握住了。張泓分明感到對方那種攫取的目光,他馬上掙脫出來,但是晚了,手上已經起了一種滑膩膩的感覺。 “張書記,俺們這兒可比不上你們大城市里潔凈,您可別嫌乎……”女人殷勤地將他們讓進了東屋,“她怎么啥都知道呢?”張泓不禁有點心煩地想道。 一踏進門檻,他遲疑的步子,就馬上立定在屋地中央了。一幅非常富貴氣派的擺設,映入了張泓的眼簾:正面明晃晃的兩面大鏡,一字排開;緊挨著的,兩邊各一的條幅鏡框里,鑲滿了密密麻麻的相片。南炕梢放著新刷油的炕琴和被柜,一直頂住了天棚。彎子炕上是黃笸羅面的瓷磚條琴。條琴上,擠滿了臺式收音機、三五牌座鐘,各種各樣的脂粉盒,梳妝鏡、茶杯、茶壺和皂盒。連過去的北炕梢上,是一對箱子。四圍的墻刷得雪白,屋地鋪著磚。 “來、來、來!快上炕里,剛出鍋的餃子,趁熱吃。”女人端上了滿滿的盤子,里外屋穿梭般地走動,一邊招呼在外屋幫著燒火的舒令怡,一面取來了早在臼子里搗得爛爛的蒜泥。 “這有燙好的。”女人拿上來一個描了金的的小酒壺和兩個酒盅。“張書記,你們成天在外面辛苦,到俺這,就趕到家一樣,喝口暖和暖和身子。”說著就捏起酒壺要倒。 “不,嫂子,老王大哥呢?這陣兒還沒收工嗎?” “嗨,他嘛,得一會兒呢。咱們先吃起來,吃餃子不耽誤喝酒,”說著她又要動作。 張泓伸手做了一個拒絕的表示:“不是年節,我不喝酒,決不要倒!” 他的臉色很嚴肅。在那些吃喝成風的年月里,在那塊吃喝成風的土地上,客氣的拒絕就等于接受。這不僅在于張泓,就是立身炕沿的這個女人,心中也很明白。過去的書記官她接待的有多多少,誰還不是半推半就、最后都端起了酒盅?俗話說:“酒壺一端,政策放寬”,每次黑魚屯局勢的轉危為安,還不得歸功于我——“王八德”媳婦手中的酒盅和眼底的波瀾! “可是今天這位……卻好像有點來者不善……”一股凜然的正氣、兩道冷峻的目光,鎮住了她多年勸酒生涯練就的自然。她抽動著嘴唇,卻一個字也沒有說出來。 “張隊長,咱們就先吃飯吧!”按照事先說定的招呼,舒令怡發話了。 他吃著,但沒有覺出味道來,疑慮集中了他的全副思考,這壓抑了他的食欲。對他來說,現在更需要抽煙。 “也不知道您的口輕口重,可還行?”女人恢復了常態,說著脫鞋上了炕。像一下子沒坐穩,便把身子歪斜著靠上了張泓。她伸手扶了一把他盤坐著的大腿,這才坐正了自己的身子。 張泓分明感到了這個熱烘烘身體的依靠。他一轉臉,便見到女人正沖他含義復雜地笑著。餃子蒸騰著熱氣,炕上像是蒙上了一層霧,炕桌對面的舒令怡的面目也不甚清晰。于是,他明白這個女人的用心了。 他放下筷子,接著掏出錢包,點清了票子放在炕桌上,就要下地。 女人的臉,不自然地抽動著。沒有片刻的游移,女人右手麻利地抓起了票子,左手扯定了張泓的袖口:“怎么,還給錢?那可不行!別說工作隊上門來,就是不認得的,過路趕上飯,還不得招待一頓好吃的?”她正要把錢塞到他手里,張泓敏捷地躲開了 “你就別給我來這一套了!”在張泓近于威嚴的口氣下,胖女人不由自主地松開了手。一張一元的票子包著一斤糧票,掉在鋪炕的刷了綠油漆的纖維板上。女人傷心地噓唏起來。 …… “你為什么要這樣!”舒令怡急匆匆地從身后趕上來。 張泓指著四下跑散的孩子們,頭也沒回地說:“小心第一步,就掉進了……” 他的話沒說完,便被自己的思考打斷了。 (下接之六) +10我喜歡
張珮甄的優質必買清單90063陳智超的優質好物推薦楊秉勳直播開箱推薦林語秀的開箱推薦文天地呂新帆最推薦的好物30679高怡婷的推薦評比清單林賢茵的熱門嚴選73693褚雅惠的推薦評比清單
生活中沒有“后退”鍵 施怡菁直播開箱推薦30398夢中歷險記 (2) (3) 趙恩華的優質產品推薦18550別看輕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 (2) 黃京書的優質推薦評比